
国有企业关于违反_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分析调研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1071字)
二、“三个途径”分析违纪违法存在的问题
企业应从领导干部自身、外部环境、监督机制上下足功夫,剖析其原因,认清其实质,才能有的放矢瞄准目标,进行有效“诊治”。
(一)从领导干部自身看,利己意识的泛起是其主要原因。一是政治敏锐性不强。有的干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好了,其他都是小事。久而久之,自己的“惰性”来了,对自身的要求“松”了。有的人把吃一点、拿一点、送一点、玩一点的“恶习”沾身了。一谈到反腐败,有的干部相互攀比,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横向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别人不抓,自己也不抢头;纵向认为不正之风与自己无关,只要一门心思放在事业上,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就是是勤政的表现,造成了思想建设的“世外桃源”。二是得过且过不负责。有的干部认为日常管理工作太忙,政治理论学习的时间“挤”没了,把政治理论学习视为负担,于是产生了不在乎的“念头”。对自己不负责,不注重学习和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渐渐在思想上发生蜕变,政治上变得是非不分,经不住诱惑,滥用权力,私欲膨胀,有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民主监督成摆设。个别单位“一把手”对待厂务公开遮遮掩掩,应公开的不公开,应全部公开的只局部公开,“暗箱操作”现象有时发生。职工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工资、奖金、出勤等切身利益信息,发出“不公示就是有问题”的“猜疑”,使职工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工作作风不严实。某些职能部门抓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布置工作任务想得不深、不细,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去扎扎实实解决处理问题。职工办事有时存在“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以及态度生、硬、托、延的现象。五是生活作风不不谨。个别干部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意识逐渐淡化,经受不住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吃、卡、拿、要、报、占”的不廉洁行为,让“小意思”助推“大腐败”,走向犯罪的道路。
仅展示832字,全文共44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