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公德授课讲稿:德昭天下照亮心灵
……(开头部分已省略486字)
(二)家无德不兴。__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调研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__就有良好的家风,_五六岁时,母亲齐心背着他给他买讲岳飞故事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母亲就给_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_问“把字刺上去,多疼啊!”他母亲讲“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_从那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家庭的德育,塑造了_的家国情怀,也成他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信念源泉。
(三)国无德不强。__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管子的《管子·牧民·四维》“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里的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四种纲纪,是中国传统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翻开厚重的历史扉页,从夏桀到商纣王,从周幽王到秦二世,多少王朝的覆灭,政权的更迭,也都因为“德”的缺失。__以来,以_同志为核心的党_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坚持以崇高道德感召鼓舞,以模范榜样示范引领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立根塑魂、正本清源。
二、说一说何为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从定义上看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人们为了我们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社会公德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确立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务”的“五爱”社会公德规范,形成了新中国社会公德的基础内容和基本体系。1954年颁布的首部宪法将“尊重社会公德”写入宪法,中国社会良好的公德风范和道德风气逐渐开始形成。1986年_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__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要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新世纪的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__以来,以_同志为核心的党_顺应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积极推动社会公德建设,实施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力推动社会公德水平整体向上向善。社会公德的内容主要包含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下面我们看四个片段,带大家直观感受一下什么是社会公德。
仅展示1030字,全文共50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