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部部长在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会议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459字)
突出考核实绩,推动党建业务互促共进。把考核工作实绩贯穿到述职评议全过程,确保基层党组织书记在述职中言之有物,切中要害。把班子配备情况、工作保障、党员队伍建设、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上等工作作为必答题,同时,设置提升组织力、促进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加强服务群众能力建设等经验做法为加分题,明确要求要多用数据、多谈实效、多举事例。推行党建科室负责人、分管副部长、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四级把关制度,对述职报告进行多轮审改,“挤水分”“留干货”,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强化问题导向,发挥考核指挥棒实效。述职中通过“自己查、上级找、群众提”方式查找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与不足,深入剖析原因,逐项抓整改提升。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区委层面制定整改措施,例如针对一些非法教会在农村与我们争阵地、争群众,区委每年拿出xx万元设立农村党员关爱基金用于走访帮助困难党员群众;针对各地无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区委层面出台《关于激发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激励党员担当作为。注重发挥考评结果的运用,出台了《xx市xx县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实施细则(试行)》办法,将年度考核和述职评议结果作为评价党(工)委书记工作实绩、评优选先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达到了以考促工作要求,但在实际开展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少数单位用“过关”思想对待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个别“一把手”未牢固树立“党建+”的意识,单纯就党建抓党建,甚至对着上级下发的《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一项一项机械抓。述职评议时力求面面俱到不减分,不求突出亮点得加分,过关即可,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党建与单位工作融合度还不高,能及格。但总体平庸。再比如慎用“党建引领”。防止用党建引领“贴标签”,随意嫁接、泛化虚化,防止把党建引领当“装饰”,出现“两张皮”、不搭界的现象。比如网上有的地方出现“党建+垃圾分类”,比如我们自己的一些平时的材料,为了体现党建引领而创造“党建+某项工作”,但在后面的表述中又单纯只讲了业务工作,没有体现党建的融入与发挥作用。
仅展示898字,全文共25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