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林业局班子成员、副局长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党性分析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846字)
二是政治标准“泛化”现象突出。局党组在研究干部选拔方案时,虽明确提出“优先选拔在林业重点项目、防火防汛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但在具体操作中,“一线经历”的界定标准不够清晰。例如,近三年提拔的3名中层干部中,2人曾在造林绿化专班参与过3个月以上的集中攻坚,1人仅在局机关后勤部门协助过植树活动,却被同等认定为“一线经历”。在今年6月开展的“林业系统先进个人”评选中,更有干部反映“个别同志将下乡调研、参加会议等同于’一线锻炼’,实际在重点项目中承担的多是协调类事务,未真正参与技术指导、矛盾化解等核心工作”。这种“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反映出班子成员在把握政治标准时,存在“只要参与过重点工作就算符合要求”的宽松心态,本质是对“政治标准是硬杠杠”的认识不到位。
三是政治引领“虚化”问题犹存。从干部日常谈心谈话记录看,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干部的政治理论交流多集中于“传达上级文件”“部署学习任务”,较少结合林业工作实际探讨“如何将’两山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如何在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中站稳政治立场”等深层次问题。例如,在7月召开的半年工作总结会上,某分管资源保护的副局长在部署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时,仅强调“完成上级下达的除治指标”,未深入分析疫情扩散对县域生态安全的政治影响;而分管产业发展的副局长在讨论经济林种植规划时,更多关注“市场效益”,对“如何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林农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治责任提及较少。这种“就业务谈业务、离政治讲业务”的现象,暴露出班子成员在政治引领上的缺位,也导致部分干部对“林业工作是政治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口号层面。
仅展示698字,全文共653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