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财政局局长结合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典型问题交流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379字)
一、从通报案例深刻汲取教训,持续提升政治红线意识。
近年来,党_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担当推进作风建设,从“一个节点”到“一条主线”,从“治标”到“治本”,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这两起案例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张某、李某等人身为党员干部,本应带头遵守党纪党规,却在学习教育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删除关键信息“隐痕”,或私下约定“封口”,或审核放水“护短”。这种“学归学、做归做”的阳奉阴违,本质上是把纪律规定当“纸老虎”“稻草人”,把组织纪律当“橡皮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触碰必遭惩戒;规矩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跨越必受严惩。
二、从舌尖腐败审视党性之亏,深刻领会作风问题本质。
吃喝问题,表面看是“管不住嘴”,根子上是“守不住心”。张某、李某等人借“调研”“协调”之名搞“酒杯外交”,背后藏着三重“政治病”:其一,对党不忠诚。把学习教育当“走过场”,把组织要求当“耳旁风”,甚至与相关人员串供,是典型的“两面人”做派;其二,对人民不敬畏。把公权力异化为“私权”,用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置换“人情”,用财政资金“买单”换取“便利”,是对群众利益的直接侵害;其三,对责任不担当。作为财政系统干部,本应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资金管理全过程,却因“抹不开面子”“拉不下面子”放松要求,是失职失责的表现。作风问题无小事,政治问题无侥幸。党员干部若连“舌尖上的防线”都守不住,又何谈守住“政治上的生命线”。
仅展示646字,全文共171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