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2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413字)
第一,收官之年,更是考验之年、检验之年。这五年过渡期,是党_给予脱贫地区休养生息、巩固基础、谋划长远的关键窗口。今年收官的成效如何,直接检验我们这五年工作的成色,检验我们对党_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更检验我们对某某广大农村群众的承诺兑现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到站”,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对我们政治担当、工作能力和为民情怀的集中大考。我们必须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确保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合格答卷。
第二,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是密不可分、一体推进的“一盘棋”。同志们,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石,没有成果的巩固,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而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则是防止返贫、实现长效发展的根本之策。两者不能割裂,必须统筹联动、互促并进。我们有的地方,一说巩固成果就只盯着那几户监测对象,对整体发展谋划不够;有的地方,一谈乡村振兴就热衷于搞“盆景”、造亮点,忽视了基础薄弱的区域和群众。这种倾向必须纠正。要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巩固成果,在巩固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比如,我们发展沟域经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既要瞄准市场需求做大做强,更要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受益,让他们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这就是融合推进的生动实践。
第三,推进乡村振兴,核心在于富民增收,要害在于产业和就业。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就业是保障。农民的钱袋子鼓不起来,一切都是空谈。我们某某的乡村,资源禀赋各异,必须因地制宜,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把我们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另一手要狠抓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现在不是没有岗位,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岗位需求和劳动者技能不匹配。我们的“人人持证、技能某某”建设,要向农村特别是脱贫人口倾斜,订单式、精准化开展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要拓宽渠道,既要组织好劳务输出,也要深挖本地就业潜力,支持返乡创业,发展“家门口”的产业,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今年,我们要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这是硬指标。
仅展示893字,全文共1007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