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_八项规定精神交流研讨发言(3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314字)
一、把握精神内核,筑牢思想根基
_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标尺,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纲领。贯彻落实_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就是要通过常态化学习教育强化初心使命,破除“盆景式”调研、“材料式”帮扶等形式主义,建立“需求导向、服务精准”的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开展工作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一是强化思想淬炼。此次学习教育将系统总结成效与深化问题整治相结合,既是对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实践回溯,更彰显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躺平心态”,本质是理想信念的“钙质流失”。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铸魂工程”,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及实践锻炼,让真理之光照亮作风建设的精神殿堂。通过建立“政治体检”制度,定期开展思想剖析,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员干部在思想根子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二是强化实践锻炼。纵观近年来查处的“由风及腐”案件,收受礼品、接受宴请的小节失守,往往成为权力寻租的溃堤蚁穴。学习教育不能止步于照本宣科,还要把握“风腐交织”的演变规律,将政治规矩挺在作风防线之前。作风建设必须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要建立问题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工作信条。通过设立“攻坚克难”擂台赛,引导党员干部在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中淬炼“宽肩膀”“铁肩膀”。三是强化制度锤炼。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构建“不能腐”的制度体系。从《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划出作风红线,到_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构建制度笼子,再到“三项机制”激发干事热情,制度之网越织越密。但要看到,有的地方仍存在制度难以落实现象,个别干部“钻空子”“打擦边球”。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肩负的改革发展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越是关键时刻,就越需要我们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党员干部既要对标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查找接待标准、调研流程等“操作偏差”,更需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改进作风的试金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真正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务实成效。
仅展示948字,全文共71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