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青年干部代表表态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511字)
未来,我们将以“空杯心态”拥抱变革。一方面,构建“T型知识结构”: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成为“行家里手”;同时广泛涉猎数字经济、低碳技术、社会治理等跨学科知识,打破“本领恐慌”。另一方面,强化“实践历练”:主动投身重大项目、基层一线,在招商引资中学习产业逻辑,在乡村振兴中锤炼群众工作能力,在信访维稳中提升应急处突水平,让“纸上得来”真正转化为“绝知此事”。
二、以“奋斗姿态”勇挑重担,在改革攻坚中争当“开路先锋”
市委提出“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之城”的目标,这需要无数青年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啃下改革“硬骨头”。去年,我参与全市“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面对部门数据壁垒、流程冗余等难题,团队连续三个月加班攻坚,开发出“人才码”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兑现“秒批”、服务事项“一码通办”,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50万。这一过程让我体会到:改革攻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等风来”,而是“破风行”。
当前,我市在人才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产才融合深度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青年干部将主动领题破题:在人才评价上,推动从“唯论文”向“重实绩”转变,建立“企业认可+市场检验”的多元评价体系;在成果转化上,探索“先使用后付费”“人才技术持股”等新模式,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在产才融合上,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绘制“人才地图”,实施“一链一策”精准引才。我们愿做改革路上的“铺路石”,以“闯”的劲头、“创”的智慧、“干”的作风,为人才工作注入青春动能。
仅展示673字,全文共24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