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假期文旅志愿服务协调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265字)
(一)文旅志愿服务是彰显城市文明的“金名片”。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假期期间,游客流量激增,志愿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通过志愿者的文明引导、贴心服务,能够将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热情好客的城市品格传递给每一位游客,让“x”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市在2024年“五一”期间,通过1170名志愿者的11万余人次服务,不仅保障了旅游秩序,更让游客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相关案例被x媒体专题报道,有效提升了城市美誉度。
(二)文旅志愿服务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催化剂”。文旅志愿服务能够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通过开展非遗展示、红色文化讲解等特色志愿服务,既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又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如x市“繁星行动”中的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通过“红色文化轻骑兵”项目走进乡村,利用科技手段活化革命文物,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文旅志愿服务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助推器”。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游客对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志愿服务能够精准对接游客需求,提供从交通引导、景区讲解到应急救援的全链条服务。例如,x市在x川藏线设置8个“x”暖心服务驿站,配备应急药箱、免费热水等物资,150余名志愿者在交通疏导、医疗救护等岗位上为游客排忧解难,游客满意度同比提升18%。
(四)文旅志愿服务是促进社会治理的“润滑剂”。文旅志愿服务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通过发动大学生、党员干部、热心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不仅缓解了假期文旅服务压力,更激发了社会活力。x市“满天星”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通过整合乡村农文旅资源,策划研学活动,带动当地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了“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仅展示762字,全文共33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