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财政局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
……(开头部分已省略806字)
二、整改内容
(一)落实中心职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1.惠民资金管理存在三重短板。一是政策透明度不足,现行32项涉农补贴政策(含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等7类重点补贴)仅通过财政局门户网站单一渠道公示,村级宣传栏更新滞后,2025年抽样调查显示农民政策知晓率仅为48.7%。二是数据核查机制缺失,2024-2025年度累计受理补贴申报数据12.3万条,但受限于基层人力(平均每乡镇农经人员不足3人),实质性核查比例仅为21.5%。三是动态监管手段薄弱,以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为例,受理申报面积达85万亩,但经卫星遥感比对发现虚报面积达3.2万亩;又如农机具购置补贴存在跨年度重复申报现象,涉及资金超230万元。
整改措施:一是多维构建阳光补贴体系。依托县级三务公开智慧平台(覆盖全县9镇127个行政村),建立惠农资金专题模块,实现政策解读、申报指南、资金发放全流程可视化。同步开通短信推送功能,2025年6月起已向4.2万农户发送个性化补贴信息。建立季度政策宣讲制度,组建由财政、农业、民政等部门业务骨干构成的惠农政策宣讲团,创新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宣讲模式,2025年开展巡回宣讲27场次,覆盖群众1.8万人次。在12个重点乡镇试点建设惠农服务驿站,配备自助查询终端和专职导办员,日均服务群众超300人次。二是健全数据核查双轨机制。完善村级初审-乡镇复核-部门联审三级审核体系,制定《惠农补贴数据核查工作规程》,明确10项负面清单和7类重点核查情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数据质量审计,2025年已完成3轮抽样审计,累计核减不合规申报资金156.8万元。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农业农村局土地确权数据、自然资源局卫片执法数据等6大数据库,实现申报数据自动比对校验。三是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开发惠农资金监管系统,设置12个风险预警指标,累计触发预警提示327条,纠正偏差资金89万元。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2025年开展交叉检查4次,发现问题43项并全部整改到位。在7个乡镇试点一卡通生物识别认证系统,有效杜绝冒领、重复领取等问题
仅展示853字,全文共514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