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深入开展信访积案集中化解“百日攻坚”活动工作会议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759字)
(二)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是防范化解社会风险隐患的迫切需要。当前信访积案呈现”三期叠加”特征:历史遗留问题进入”集中爆发期”、改革深化引发”利益调整期”、网络传播进入”舆情敏感期”。某社区因物业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经短视频平台发酵后,24小时内浏览量突破500万,形成重大舆情风险。开展攻坚活动,必须树立”风险即危险””隐患即事故”理念,建立”红橙黄蓝”四色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点人员实行”五包一”稳控(1名领导、1名民警、1名医生、1名村干、1名亲属),对重点案件制定”三个一”预案(一个化解方案、一套稳控措施、一组应急力量)。要创新”信访+大数据”模式,建设智能化信访预警平台,实时抓取网络涉访信息,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三)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的现实考验。信访积案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暴露出部分干部存在”三怕”心理:怕见上访户的”躲猫猫”心态、怕担责任的”推脱式”作风、怕啃硬骨头的”鸵鸟”思维。开展攻坚活动,要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开设”信访法治大讲堂”,组织干部学习《信访工作条例》《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开展”模拟信访听证””典型案例剖析”等实战演练。要创新”网格化+信访”治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126个”微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建立”网格发现、村级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要打造”智慧信访”平台,开发”信访积案化解”APP,实现诉求上报、进度查询、满意度评价”一码通办”,推动信访工作从”经验治理”向”数字治理”转型。通过攻坚活动,倒逼干部练就”铁脚板、硬脊梁、真本事”,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仅展示757字,全文共33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