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在“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499字)
我本人是出生在x市。我16岁参加工作,但是我并不想参加工作,我想读书。后来工作的时候,我搞承包赚了钱。但我认为这个地方不是我的梦想,我的梦想在北京,所以我还是要读书。我决定辞职到北京求学。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做家教、一边教书。我赚了钱以后,1988年我22岁,我就给教育部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了2000块钱。一转眼到现在,我把我37年的美好年华都放在了公益办学、捐资助学上面。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看过一个典故。有一个寺庙主持,寺庙当时很破烂,但是他一直在把化缘的钱去资助别人,去帮助别人,他临终的时候,他的弟子接他的班,他说以后你一定要不断的去帮助别人,这样你在弥留之际就不会有遗憾。接他班的主持说行,结果他当了主持以后,他没有去干这个事,他天天就是在建寺庙,烧香的人更多了。等他弥留之际想起师父的话,要他资助人,他从来没资助过人,然后很遗憾的离开了人世。所以我跟我们x副委员长汇报过,我一辈子要资助贫困学子、要帮助别人。
正如陶渊明所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我资助的很多学生连面都没见过,但我始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扶危济困、热心助学、帮助弱势群体,无私奉献、大爱之心,造福人类,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是很爱党很爱国的,只有国家好,我们才能好。我立志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资助十万贫困子弟。这不仅是过去37年以来的奉献爱心,资助贫困子弟,我今后的一生都要时刻关注和帮助社会所需要的人。我信仰共产主义,我信仰智慧与觉悟,我希望我和我创办的学校——x职业学院,以及未来的接班人,要世世代代践行大爱,传承大学。只要有能力,我们就要世世代代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大爱无疆永留人间。
仅展示722字,全文共263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