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调研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1152字)
(三)多措并举,防范治理力度不断增强。一是建立预警拦截机制。开通“96110”反诈专线,对接公安部AI反诈预警系统,实现“110”“96110”、报警人三方通话以及挂机短信提醒、短信群发等功能,公安机关基本做到“实时预警”“有效预警”。二是加强“人、卡”数据管控力度。建立银行账户快速查控银警协作机制,实现了银行机构对全区范围内涉案账户快速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可疑账户的管控。通信运营商对各类异常使用行为的高风险卡开展二次实名认证,对首次开卡用户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建立健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预警模块,实现了运营商信息互通联动。2021年以来,抓获“两卡”嫌疑人478人,依法惩戒两卡失信人员132人,缴获涉诈手机卡、银行卡426余张,收缴GOIP、VOIP类设备81台。三是强化重点人员管控。公安机关制定《滞缅涉诈重点人员劝返工作方案》《加强涉诈重点人员管控攻坚月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对滞留境外的83名涉诈高危人员严格执行“一人一档案、一人一专班、一人一对策”制度,形成“一把手”负总责、驻村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引导滞留缅北人员家属、亲属积极参与劝返工作,目前已劝返71人。四是止付挽损更加高效。区公安局采取“线上+线下”追赃模式,依托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线上研判追踪,深挖彻查、精准获取销赃渠道,2021年以来共计止付涉案资金1.6亿余元,冻结涉案银行卡6991张次,冻结涉案资金1.59亿元。
(四)全民参与,“全社会宣防”体系基本构建。一是面上持续营造氛围。各乡镇(街道)、村社及有关部门深入宣讲识诈防诈知识,利用横幅、标语、海报等,强化反诈宣传。三年来,共开展专题宣传300余次,举办专题讲座、宣传活动45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份。运用自媒体矩阵,依托各大媒体网络平台,发布反诈新闻稿件356篇,发布微博、微信宣传作品5000余条。二是线上抓实预警劝阻。强化预警劝阻,及时发现潜在受害群众,组建预警劝阻宣传队伍,完善精准劝阻体系,提升预警劝阻效能。截至5月底,共精准预警16万余人次,为市民挽回损失921.419余万元。三是点上深化精准宣传。紧盯体制内人员、财务人员、企业老板等易受骗群体,统筹单位职工、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网格员、小区物管等力量,对发案重点社区开展点对点重点宣防。今年以来,全区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涉案金额均呈“两降”趋势。截至5月底,全区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8起,同比2023年同期148件下降74.32%,涉案金额308.65万元,同比2023年同期1273.89万元下降75.77%。
仅展示1066字,全文共538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