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公安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推进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471字)
(一)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人民群众防不胜防,深受其害。
中奖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冒充熟人诈骗、银行卡消费诈骗、退税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网络诈骗等手法反复更迭变换,每种手法流行一段时间后就花样翻新,人民群众防不胜防。尤为严重的是,时下利用网上任意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机关电话实施诈骗的案件十分猖獗,直接挑战公权机关,连市局总值电话、法院值班电话都被冒用,严重损害政府部门、政法机关的公信力。
(二)跨境犯罪、有组织犯罪、职业犯罪、高智能犯罪越发突出。
电信诈骗犯罪最初在台湾地区兴起,曾经令台湾当局焦头烂额。随着台湾当局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力度的加强,台湾骗子纷纷将诈骗窝点转移至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他们在境外组织操纵电信诈骗犯罪,将诈骗对象转移到内地,专门雇用大陆籍人员负责向全国各地拨打诈骗电话;雇用大陆籍人员为诈骗窝点搭设网络平台,提供境外服务器,完成诈骗全程的跨境虚拟流转;雇用台湾籍人员赴大陆各城市转款、提现,转存“安全账户”,最后通过地下钱庄将赃款转移境外。犯罪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环环相扣,流水作业,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和银行支付系统,频频实施跨国跨境犯罪,给传统的侦查破案方式增加了困难,提出了许多新挑战。
(三)地域性职业诈骗犯罪群体死灰复燃,变换手法大肆诈骗。
近年来,与我们湛江邻近的茂名电白被公安部、省厅列为电信诈骗犯罪高危地进行挂牌整治。当地公安机关加大了打击整治力度,主动出击抓捕犯罪嫌疑人,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一度甚为嚣张的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犯罪明显减少。我们湛江近年来打掉的一些电信诈骗团伙,也有多个是以电白籍为主。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地域性职业诈骗犯罪是一种重复性犯罪,诈骗团伙在风声紧的时候四散潜逃,一遇有时机则兴风作浪,危害社会。
仅展示759字,全文共4115字